哈医大一院成功救治一名患罕见巨大脾动脉瘤患者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3/10/23

近日,哈医大一院成功救治了一名患有罕见巨大脾动脉瘤患者。该患者病情危急,两个直径超过10厘米的脾动脉瘤并联在一起,且其中一个已经破裂出血。经过血管外科、胃脾门脉高压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等多学科联合救治,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陈先生(化名)今年55岁,因脾动脉瘤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脾动脉栓塞治疗,但治疗后他的病情并未缓解反而加重,于是转入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监护病房。

入院后,重症医学科医生发现陈先生腹部有两个串联的巨大脾动脉瘤,直径均超过10厘米,其中一个已经破裂,导致他的血色素迅速下降,腹腔内抽出不凝血液。

福建要闻网

由于陈先生病情十分凶险,哈医大一院多学科专家迅速展开联合救治。血管外科刘冰教授表示,患者脾动脉瘤存在串联,已经发生破裂出血,出现休克,死亡率极高。经过医务科的协调,在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血库等多学科全力配合下,刘冰教授手术团队联合胃脾门脉高压外科乔海泉教授手术团队共同为陈先生实施手术。

在刘冰教授、乔海泉教授、李哈莉教授、韩鹏副教授、景宝医生、董雪松医生、鲁柏涛医生、张秀华医生、麻醉科的冯婧薇医生、杨成志医生、刘珊珊医生、邵贵骞麻醉师等一众专家和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切除了两个串联巨大脾动脉瘤、脾脏和胰体尾,出血终于得以控制。术后,陈先生被转送回到重症医学科监护病房继续治疗。 媒体时评网

经历了应激、出血、麻醉、手术等一系列打击后,在科密切监测下,针对陈先生严重的肺感染、肝衰症状,重症医学给予充分抗感染、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等处理。经过13天的治疗,陈先生状况逐渐改善,终于脱离呼吸机,转回血管外科病房继续治疗。现在已可以正常进食,自主离床活动。

刘冰教授介绍,脾动脉瘤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内脏动脉瘤,真性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门脉高压症伴或不伴有肝硬化、肝移植、妊娠晚期和多胎妊娠以及纤维发育异常等罕见原因。在血流的冲击下,动脉瘤体会不断增大,最终因承受不住血流压力而突发破裂,导致患者迅速大出血,危及生命。

“文献报道直径大于2cm的脾动脉瘤就有破裂风险,直径大于5cm的真性巨大脾动脉瘤是罕见的。”刘冰教授介绍,脾动脉瘤破裂前多无明显症状,偶有左上腹部不适感,一旦出现明显左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说明已经出现明显先兆破裂症状。同时需要关注的是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同时可能伴随血压低和休克症状。他强调,预防脾动脉瘤破裂应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徐旭 李哈莉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内容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并不涉及未公开的内容。
2、本站转载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及非法用途,如产生法律纠纷与本站无关 。
3、本站不保证所提供内容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及版权合法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法律责任。
4、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资源可能侵犯其版权或其他权利的,请发邮件到邮箱shanchuwenzhang@foxmail.com,工作时间一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ejam.cn/171641.html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