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市民加深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正确认识,10月31日,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哈医大六院)举行“防治支原体肺炎医媒访谈会”,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哈医大六院)执行院长李志强和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呼吸疾病研究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现任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哈医大六院)呼吸中心主任杨海明就防治支原体肺炎进行了健康科普访谈。
李志强表示,今年进入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以支原体肺炎为主,患儿起病都比较快。医院建立严格的疾病分诊制度,轻症患儿在门诊静点和雾化治疗,并建立了急诊留观制度。筹建儿童支气管镜中心,对于塑形性支气管炎等难治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通过合理的内科治疗,联合实施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缩短患者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哈医大六院)执行院长李志强
支原体肺炎要避免用药误区,学会识别轻症重症
杨海明表示,肺炎支原体是我国5岁以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今年小于5岁儿童支原体肺炎增多,支原体感染呈多样性表现,即轻重不一,轻者感染儿童多为自限性,少数重症病例存在有肺不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后遗症危险。 全球时事网
“针对儿童支原体肺炎,识别轻重症很重要,同时家长也要学会避免用药误区。”杨海明介绍,儿童支原体肺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热、咳嗽。其中,咳嗽的特点是初期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嗽咳痰,部分症状严重的孩子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是否感染支原体肺炎要结合临床表现确定,还可以到医院进行咽拭子、鼻咽拭子支原体核酸检测等。
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哈医大六院)呼吸中心主任杨海明
杨海明提醒,支原体肺炎病程一般2周至4周,其病程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一般轻症肺炎病程较短,门诊规律治疗即可,目前支原体肺炎的一线治疗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包括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注意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无效,多数支原体肺炎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有效的。
重症肺炎病程较长。一般3周至4周,咳嗽咳痰也会持续一段时间,有的可能出现喘息。极少数患儿可能有肺不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后遗症危险,因此需要做到及时识别、及时就诊很关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持续高热(39℃以上)≥5 天或发热≥7 天,体温高峰无下降趋势;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之一;精神差,头痛、抽搐、频繁呕吐、不能进食等,出现以上情况中的任何一项,都需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家长常有误区,误认为能让孩子尽早止咳、退烧的药就是好药。”杨海明告诉记者,首先不建议过于频繁给孩子应用退烧药,这样容易导致孩子气管、肺部出现脱水表现,会加重痰栓形成。除此之外,咳嗽其实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通过咳嗽将肺里的炎症介质释放出来,而盲目止咳便可能导致病灶很难咳出来,还容易掩盖病情。所以建议家长在孩子病程初期可以以化痰为主,适当多饮水,房间湿度40%-60%为宜。
生活中如何防控疾病?专家来支招
日常如何护理患儿、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杨海明建议,轻症的支原体肺炎在家庭护理中建议保证充分的休息和能量摄入,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不主张感染后或出现发热、咽喉疼痛、流鼻涕、咳嗽等症状的孩子带病上学。不常规推荐使用镇咳药,如果干咳明显影响孩子休息,可酌情应用。可以使用祛痰药物,包括口服和雾化药物,也可以采用叩击排痰,帮助孩子排出痰液。要注意通风、保持清洁,有过敏体质或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儿童避免接触烟草、宠物、花草等。有条件的多子女家庭做好隔离,以免相互传染。
日常防控方面,杨海明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预防支原体肺炎的疫苗,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避免感染很重要。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投进垃圾桶。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做好卫生,床单被褥等经常清洗,在太阳底下晾晒。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做好通风消毒,避免聚集性感染。
杨海明提醒,有过敏体质或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儿童感染支原体后,气道的损伤比一般儿童要重,气道分泌物可能更多更黏稠,孩子自己咳出来的难度较大,更易出现气道堵塞,肺内病变进展较快。所以在支原体肺炎高发季节,患有湿疹、鼻炎等儿童,或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基础疾病的儿童,更要做好防护。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文/摄/视频拍摄制作